內省、澄淨的音樂靈性—庫普蘭《黑暗日課》

 
庫普蘭(François Couperin)

庫普蘭(François Couperin)

《黑暗日課》(Leçons de ténèbres ),又稱「熄燈日課」、「蒙昧日課」,是天主教流傳已久的宗教儀式,於復活節前三天舉行。《黑暗日課》的優美、哀傷,其悠久的傳統,吸引了無數作曲家為這一儀式留下音樂。法國巴洛克晚期的重要作曲家庫普蘭(François Couperin,1668-1733)寫作的《黑暗日課》,是同類型創作中最具代表性,也最廣為人知的一首,甚至是作曲家所創作的宗教音樂中,特別精華、重要的一部創作。透過古樂運動的發展,《黑暗日課》已逐漸為人所知,甚至留下了許多精彩的唱片錄音,不過相較於庫普蘭的器樂創作,他的宗教大家卻比較陌生,尤其這樣一部精緻、細膩,富有濃厚宗教情懷的創作,喜愛與欣賞的群更屬小眾。筆者嘗試透過此篇文章將這首獨特的作品加以介紹,介紹《黑暗日課》的儀式、音樂與作品的獨特之處,期望讓更多人認識這部精彩的樂曲。

Première Leçon de Ténèbres 第一課  

自西方天主教會發展以來,主要的宗教儀式分為兩個系統:彌撒(Miss)與日課(Divine Offic),前者為每周日,或逢重要祭典節日舉行,主要是為紀念耶穌的「聖餐」,後者則是修道院中的修士、修女等神職人員每日都要進行的例行念經祝禱。彌撒的音樂較為固定,也比較好理解,每周於各教堂舉行的彌撒,就算不是教友也可以參加。日課則有著嚴格的時辰規範,自公元六世紀至1962年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前,一天的日課共分成八個主要時辰,依次為:辰經(Matins,子夜,凌晨二時)、晨禱(Lauds,清晨)、第一時辰(Prime,早晨六時)、第三時辰(Terce,九時)、第六時辰(Sext,午時)、第九時辰(None,下午三時)、晚禱(Vespers,下午六時 )、睡前禱(Compline,睡前/晚間九時)。修道院嚴格而講求規律的生活,從日課的安排便可看出。

《黑暗日課》是於聖周(Holy Week,或稱受難周Passion Week)的最後三天舉行的,這三天分別為聖星期四(濯足節Maundy Thursday)、聖星期五(受難日Good Friday)與聖星期六(Holy Saturday),合稱「神聖三慶典」(Holy Triduum),中文社會通常稱為逾越節三慶典。於復活節前三天舉行的《黑暗日課》,是在「辰經」時段進行的。「辰經」由三組「夜課經」(nocturns)構成,每組「夜課經」又包括了三首詩篇(psalms)及伴隨詩篇進行的交互唱段(antiphon),還有三首日課經(lessons)與其答唱詠(respones)。天主教禮儀年歷中,最為盛大的節日便是復活節前的這三日,尤其以聖星期六晚上的「守夜禮」達到高峰。「辰經」時段是凌晨兩點開始舉行的,那時候是夜色最為深沈之時,舉行《黑暗日課》時,祭壇中間將點燃擺設成三角形的十五根蠟燭,隨著子夜儀式的進行而依次熄滅蠟燭,象徵著眾人離耶穌而去。當最後一根蠟燭熄滅時,教堂內陷入完全的黑暗,暗示著耶穌的受難,而光明,將在星期日「復活節」來臨。Tenebrae,黑暗、陰暗之意。逐漸消失的光點終至完全黑暗,耶穌受難的悲痛,在這個儀式中表露無遺,整個過程是相當深刻而哀傷的,《黑暗日課》也因此而得名。

Deuxième Leçon de Ténèbres 第二課  


早於中世紀開始,《黑暗日課》的第一日課經都是以吟誦《耶利米哀歌》(lamentations of jeremiah)當作傳統。《耶利米哀歌》出自舊約聖經,據傳為先知耶利米所做,由五首哀歌組成,主要在哀悼公元前586年,耶路撒冷被巴比倫攻陷,聖殿被毀,「錫安」人民流離失所的悲痛景象。耶利米將耶路撒冷擬人化,以女性形象道出聖城的淒涼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耶利米哀歌》前四首採用「字母詩」形式,以希伯來文寫成。希伯來文共二十二個字母,每首詩有二十二個詩節,以不同字母順序開首。儘管後來《耶利米哀歌》轉譯為拉丁文,無法體現原本「字母詩」的獨特之處,然而在每段詩句開始前,卻仍保留了希伯來字母,如「ALEPH」、「BETH」等。作曲家以《耶利米哀歌》譜曲的傳統至少可追溯至十五世紀,法蘭德斯樂派代表作曲家杜飛(Guillaume Dufay,1397-1474)就曾經創作三聲部的經文歌」O très piteulx de tout espoir fontaine」,其男高音聲部便以格里高利聖詠(Gregorian chant)中《耶利米哀歌》的旋律寫成,歌詞選自第一章第二節。在16世紀著名的特倫特宗教會議(Council of Trent)召開之前,關於《黑暗日課》的音樂創作是自由的,作曲家可以從《耶利米哀歌》中擷取任意詩節。在特倫特宗教會議召開之後,教廷出版了《哀歌音調》(tonus lamentationum),開始對「神聖三慶典」的音樂有了系統化的規定,《黑暗日課》第一日課經的開頭統一為「從這裡開始是耶利米哀歌」(incipit lamentation jeremiae prophetae)一句,每一首日課經的結尾則統一為「耶路撒冷求救於天主上帝」(jerusalem convertere ad dominum deum tuum)。

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部落格10.1.jpg

格里高利聖詠《耶利米哀歌》主題(譜例

庫普蘭的《黑暗日課》寫作於1714年,只完成了為了聖星期四而創作的三首日課,因此這套《黑暗日課》並不是完整的。據研究,庫普蘭並非只想寫前三首日課,甚至還曾表示正在創作之後的六首日課,然而事後卻不了了之,不只從未發表,也沒留下手稿與資料。不過這三首《黑暗日課》就已經足夠成為庫普蘭宗教音樂的典範,更是同類型創作中的典範之作。早在庫普蘭之前,就已經有多位作曲家為《黑暗日課》寫下音樂。1662年,蘭伯特(Michel Lambert,1610 –1696)出版了法國的第一套《黑暗日課》音樂,整首作品已經充分體現法國巴洛克時期音樂的一些特點。我們知道,法國的巴洛克音樂,其美學與表現是不同於意大利的。在路易十三的宮廷,音樂已經是儀式與生活的重要一部分,其中法國特有的「宮廷歌曲」(air de cour)更是在這時達到巔峰。蘭伯特一生寫作了大量的「宮廷歌曲」,這種主要由獨唱或重唱,配上魯特琴伴奏的音樂形式,相當典雅迷人,精巧的旋律與詩意的歌詞,體現了法國巴洛克音樂的精神。蘭伯特的《黑暗日課》由獨唱、魯特琴與數字低音組成,音樂纖細敏感,幾乎就像是一首「宮廷歌曲」般。除了蘭伯特外,夏邦提耶(M-A.Charpentier, 1643-1704)、德拉隆德(M.-R. Delalande,1657 –1726)等作曲家也都寫作過《黑暗日課》。庫普蘭的《黑暗日課》基本上可以說是延續了前面幾位作曲家的創作特點,他們在樂曲的開頭,即「從這裡開始是耶利米哀歌」一句,都採用了格利高利聖詠的主題,做自由的變奏。一般人對庫普蘭的刻板印象,如過於誇張、矯飾的裝飾音,在《黑暗日課》中則顯得特別壓抑、節制,甚至少見的相當樸素,裝飾音只會用在重要的字句上。

夏邦提耶《黑暗日課》開頭旋律(譜例出自 David Tunley: François Couperin and’The Perfection of Music’)

夏邦提耶《黑暗日課》開頭旋律(譜例出自 David Tunley: François Couperin and’The Perfection of Music’)

德拉隆德《黑暗日課》開頭旋律(譜例出自 David Tunley: François Couperin and’The Perfection of Music’)

德拉隆德《黑暗日課》開頭旋律(譜例出自 David Tunley: François Couperin and’The Perfection of Music’)

庫普蘭《黑暗日課》開頭旋律與格里高利聖詠主題對照 (譜例出自 David Tunley: François Couperin and‘The Perfection of Music’)

庫普蘭《黑暗日課》開頭旋律與格里高利聖詠主題對照
(譜例出自 David Tunley: François Couperin and‘The Perfection of Music’)

庫普蘭《黑暗日課》的第一、二日課,採用單旋律配上數字低音(同常使用管風琴加上一把古提琴),第三日課則增加了一個聲部,成為非常優美的二重唱。整首作品宣敘調與歌曲界線模糊,基本上始終維持著一貫的抒情性,聲樂線條優美而柔和,有時候甚至相當「簡單」。這種音樂的寫作手法是純粹法國式的,與同時期意大利的音樂差距甚大。就算是第三日課的重唱段落,也幾乎沒有對位的運用,取而代之的是輕柔的長線條。難怪研究庫普蘭音樂的澳洲權威學者騰利(David Tunley)會說《黑暗日課》的音樂「從某些方面來看,更接近文藝復興而非巴洛克時期的創作特點」。

《黑暗日課》全曲大致上為D大調。第一日課由數字低音的下行音階展開,並由獨唱演唱出《耶利米哀歌》的第一句詩「從這裡開始是耶利米哀歌」。我們可以聽到格里高利聖詠的旋律被轉化成飛升式的旋律線條,以「小華彩」(tiny melisma)的方式處理。隨後是希伯來字母ALPEH的段落,只有五小節。《黑暗日課》中詩節開首的希伯來文以「華彩」(即一字配多音)方式處理已是慣例,庫普蘭在這裡以下行級進寫作的旋律,但有自然的哀傷。樂譜上以雙小節線分隔了下一段落,即《耶利米哀歌》中第一行詩節的三行詩句「從前人煙稠密的城市,現在孤零零地躺在那裡…」(Quomodo sedet sola civitas…)。這一段以兩段體寫成的短小歌曲,音樂流動性較強,給聽者帶來深刻的印象。隨後庫普蘭在樂譜上標示暫停(petite pause),以區分下一詩節的進入。第一首日課基本上由華彩式的(每段開首的希伯來文字母)與宣敘調(詩文內容)構成。每段開始的希伯來文華彩段落可視為一種「前奏曲」,暗示著詩文的內容。除了宣敘調外,還有少部分的歌曲,除了兩段體外,就屬類似ABACC這種簡單的曲式(出現於第二段詩的前兩行:她整夜痛哭,淚流滿面Plorans ploravit in nocte)。另外,在第一日課結尾前的「耶路撒冷求救於天主上帝」前,庫普蘭寫了八個小節的器樂「前奏曲」,作曲家在譜上標示了prelude,這段簡短的音樂體現了寧靜、祥和的氣氛,與哀歌的氣氛相互配合。

第二日課由希伯來文字母VAU展開,兩小節的模進與先上行後下行的級進音階,讓人印象深刻。自然的哀愁感產生了有些空靈、內省式的效果,這也是整首《黑暗日課》雖然是宗教性質的,卻能夠感動到任何追尋平靜的人,就算有著不同信仰,也可以很容易的被庫普蘭抒情、綿延的音樂線條打動。在暫停(petite pause)之後,歌者繼續以宣敘調唱出第二日課的第一段詩文「錫安山的女兒失去了全部的尊嚴」(Et egressus est a filia Sion omnis décor ejus)。值得一提的是,第四段前兩行詩節「耶路撒冷淒涼荒廢,追憶著往昔的榮華」(Recordata est Jerusalem dierum afflictionis suae, et praevaricationis),庫普蘭以文藝復興時期常見的頑固低音(ostinato)手法譜成了一首「帕沙加亞舞曲」(Passacaglia)。聆聽時若搭配樂譜,會更容易找到頑固低音的使用。結尾的「耶路撒冷求救於天主上帝」為AABCA輪旋曲式,A段半音的旋律十分容易辨認。第三日課是整首樂曲中最著名的一段,使用了兩個聲部。第三日課音樂表現最為豐富,兩聲部充分的對唱,卻很少對位的旋律,幾乎都是對唱與三度平行。這樣的寫作手法是法國巴洛克時期特色,尤其聽者第一次聆聽這首作品時,幾乎無法區分宣敘調與詠嘆調(歌曲)之間的分別,這點是有別於意大利的。整體來說,不論是宣敘調或詠嘆調,都像是「宮廷歌曲」般,始終是柔和、張力較弱的。庫普蘭在《黑暗日課》中儘管使用了許多的「華彩式」處理,卻絲毫沒有華麗、裝飾性的感覺,相反的那些蜿蜒、上升的線條,讓人有著昇華般的特殊感受。若熟悉庫普蘭羽管鍵琴作品的朋友,欣賞《黑暗日課》時將能體會到庫普蘭的另外一面。如果同時聆聽庫普蘭之前的作曲家寫作的《黑暗日課》,更能發現法國巴洛克自成一格的深厚傳統,如何在庫普蘭的手中發揚光大。

Troisième Leçon de Ténèbres 第三課 選自電影“日出時讓悲傷終結“ "Tous les Matins du Monde" (1991) 

《黑暗日課》的儀式到今天已經有些變化,但大致上還保留著熄滅蠟燭的傳統。庫普蘭與其他作曲家的《黑暗日課》曾經罕為人知,不過在古樂運動的復興下,《黑暗日課》已逐漸成為非常熱門的演出曲目,從唱片錄音到現場音樂會,已經逐漸吸引了許多的愛樂者傾心於這優美哀傷的宗教音樂。好幾年前一部被古樂迷津津樂道的電影《日出時讓悲傷終結》(Tous les matins du monde),裡面有一段復活節前在教堂舉行《黑暗日課》、熄滅蠟燭的片段。背景音樂使用的是庫普蘭《黑暗日課》的第三首,在動人的歌聲下,古提琴大師柯隆博(Sainte-Colombe, ca. 1640–1700)默默地回想起了自己逝去的妻子,這是整出電影相當感人的時刻。讀者朋友若要欣賞這部作品,可先自尋搜尋《耶利米哀歌》的中文翻譯,對照拉丁文歌詞參考。最後,推薦筆者手上一張精彩的《黑暗日課》錄音,那是老牌假聲歌者戴勒(Alfred Deller)1967年在Harmonia Mundi錄制的,沙普伊(Michel Chapuis)擔任數字低音(管風琴),極為動人的一個詮釋版本,值得大家欣賞。

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部落格10.5.png
 

【作者介紹】

武文堯

生於台北,自初中開始公開發表音樂評論文章,台灣年紀最輕的音樂評論人、音樂文字工作者。曾就讀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、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,台灣國藝會2017-2019專案評論人。多次獲邀擔任音樂會導聆,於台北國家演奏廳、文水藝文中心、台北教育大學雨賢廳等地演出。目前文章固定刊載於三聯《愛樂》雜誌、台灣表演藝術評論台。

*以上文章發表於大陸三聯“愛樂”雜誌2020年第9期總第248期得到作者與出版社之刊出認可

*特別感謝大陸三聯“愛樂”雜誌編輯群及作者大力協助,無條件提供有關古樂出版文章,讓兩岸在華人世界中,共同攜手努力推廣古樂!




 
Formosa Baroque